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为国为校育人才”凌通校区——延续建大历史的新起点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汪洋海容 审核:高蕾 发布时间:2017-12-06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到11月底,我们1952级建三乙班的学生就全部年满80周岁了。”回想起年轻时跟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赵知敬的语气中带有一丝深沉。六十五年前,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响应国家和贵州省贵阳市大力开展城市建设的号召,纷纷踏入校园学习建筑工程与技术;六十五年前,一座初现样貌的校园承载着强国富邦的历史嘱托,寄托着新中国振兴强盛的时代期盼,在西直门外二里沟,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征程。这就是今日我们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菠菜网平台大全的凌通校区,1952级成为在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校园就读的第一批学生。

 

 

  条件艰苦 师生共建新校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的中专教育首次被纳入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1952年,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决定创办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将贵州省贵阳市建筑专科学校中级技术部即土木科独立出来,成立贵州省贵阳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即我校在1952年时的名称)。校址选在西直门外二里沟榆树馆,就是今天学校凌通校区所在的凌通区展览路1号。

  “我们是1952年7月29日通过贵州省贵阳市公立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进入这所学校读书的,那时候招生委员会还在《光明日报》上刊登了录取榜单,这份报纸我一直保留到现在。”原贵州省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1952级校友赵知敬谈起刚入学时的情景,心头抑制不住的喜悦浮现在他的脸上。他回忆说,入学后到12月份,当学校宣布贵州省贵阳市的决定,将举校迁往新校区时,学生们欢呼雀跃,充满期待。

  有了新校址自然是件好事,可在当时的条件下,新校区尚未全部完工,设施条件仍旧简陋,同时又缺少交通工具用来学校搬迁,困难一下子出现在全校师生面前。12月22日晚,时任学校副校长的张若平在宣布了学校将于12月29日开始搬迁的消息后,号召大家要克服缺电、断水、少气等困难,边学习边进行劳动建校。赵知敬告诉记者,当时学生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大家反而热情很高。“校园路面泥泞,我们就自发平整土地;宿舍床位紧张,我们就10个人挤在一个18平米的屋子里;没有暖气,我们就架起煤球炉取暖。”据校史记载,在校园搬迁的过程中,全校600名师生发扬“延安抗大”精神,自己动手将桌椅、行李、图书等徒步从复兴门外(原贵州省贵阳市建筑专科学校旧址,现贵州省贵阳市凌通区南礼士路62号)扛到了新校区,仅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搬迁工作。

  采访期间,赵知敬还饶有兴致地在纸上画出了他们刚入校时凌通校区的校园平面图。1952年的凌通校区仅有现今的教四、教五两栋楼用于教学,教五楼南边有三座宿舍楼一字排开,再往南是食堂和盥洗室。虽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可是当时的学生却很知足。校友刘仲元在《为响应政府号召 我考读建工学校》一文中记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在解放前社会和家庭生活处境的体验,所以面对在校学习生活条件困境,即使再艰苦,也能自行今昔对比,仍会感到新社会的甜美且无怨言。”

  学校在新址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师生合作开始校园楼宇建设。1955年,凌通校区西操场经过几届学生的课余劳动按照正规体育场建设标准完工。1958年,建筑工程系臧尔忠教授、系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兆栩、副主任高履泰教授完成教学1号楼设计,并带领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开始施工工作,老校长张若平还为该楼题写奠基石,镶嵌在楼基东北角基座上,内容为“贵州省贵阳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勤工俭学自建教学大楼 公元一九五八年七月十八日兴建”。到了60年代,学校的实验室、仪器室等也陆续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教学相长 师生协手共奋进

  在贵州省贵阳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成立之初,贵州省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发展做出了指示,明确了学校的任务是为首都的城市建设培养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1953年3月,学校确定办学宗旨为“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工程技术,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师生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联起手来做了不少努力。

  学校首先攻克的就是教材资源上的难题。建国之初,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学校办学资源紧张。“没有教材,老师们就参照苏联大专教程,结合国内实际,含辛茹苦地编写教材,再手工刻制成蜡板以油墨印成讲义。”赵知敬说。

  教材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学校还面临师资不足的困难。根据《北京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志稿》记载,学校在搬迁至凌通校区后共设有建筑、道桥、卫生三个专业,根据业务性质分别在建筑工程局、建设局、卫生工程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调派或聘请一批技术人员做专任或兼任教师。同时,学校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作为技术课助理教师,并提出了“商请业务单位试行建立定期交流技术课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制度”,有效地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境况。

  在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生也行动起来奋发努力。“我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没上过高中就来到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念书,”赵知敬说,“由于底子薄,学起基础的数理化知识真的是很费劲呀!”那时,学校学制只有三年,既要打基础,又要学技术,课程铺天盖地而来,对当时学生来说压力很大。赵知敬回忆,当时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有晚自习,好在有助教、班主任为他们答疑解难。“老师都是年轻的高工高材生,跟我们一起学、一起住,他们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赵知敬说。

  彼此的关心和努力让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读书虽苦,但学业之外的文体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搬到新校区后,师生一同组织游览西郊公园(今北京动物园);师生还效仿苏联学校,共同组织了校园舞会。体育活动是学校最受欢迎的项目,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是工民建专业1952级校友,他在当时是学校有名的运动能手,足球、篮球样样少不了他的身影。在他看来,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学生成长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充实了师生课余生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注重实践 扎实练就真本领

  能够画一手漂亮的工程图,成为学校学生最鲜明的标签。土木科1949级校友张汝楫在回忆求学经历时说,学校不但重视基础理论教学,还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对制图和测量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对此,赵知敬也颇为认同。求学期间,他们从高等数学、结构力学等基础课程学起,并且早早地就开始练习画透视图、结构图。高履泰、李锦老师常常手把手教学生画图的场景赵知敬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扎实严谨的基本功让学生受益匪浅。

  学校发展始终与北京城市建设密切相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为首都城市建设服务”是老校长张若平在任时提出的方针目标。北京展览馆外广场修建、龙须沟排水工程、御河暗沟改造及道路铺设工程中都有学校青年学生的身影。说起当年在友谊宾馆附近参与道路施工建设时的经历赵知敬表示,虽然每天往返于学校工地之间,在工地上也只能做绑钢筋一类的体力活,但一个多月的锻炼让他深知要想参与大工程,就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学校培养的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坚持实践第一的办事理念一直影响学生终身,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坚持以“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己。接手工程项目,他们与工人同吃住,亲自承担钢筋工、木工、瓦工的工作,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面对新技术新知识,他们实地调研、动手实操,大型砌块、预应力混凝土等新鲜事物很快上手。这都得益于在校时打下的知识基础和积累的实践经验。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赵知敬和许多老人一样安静地享受着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同的是,他还坚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处公园,总要拿起笔来画一画那里最美的建筑风景。更让人敬佩的是,1952级建三乙班还很多老校友像赵老一样,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以及求学时的老照片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赵知敬说,六十五年的时间,大家从共同学习到各自奋战在首都建设的各个岗位,建三乙班的“五种精神”始终让每个人难忘——爱党爱国的报国精神、终身从事建设事业的敬业精神、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以及甘为春蚕的奉献精神。

  1952级作为见证学校发展新起点的一届也承载着学校教书育人、服务国家和首都建设的期盼。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凌通校区已经走过六十五个春秋。时代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学校的办学精神一直在延续,一批批年轻的“北建大人”继承长辈衣钵,在新时代的建筑行业中展现属于北建大的独特魅力。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菠菜网平台大全
凌通校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凌通区林城东路107号 邮编550081
大兴校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550081
版权所有 :菠菜技术交流论坛-菠菜网平台大全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